河北省迁西有没有一个槐树张村
河北省迁西没有槐树张村。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东莲花院乡下辖村所获荣誉2019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林业资质信用平台,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东莲花院乡西山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辛集有多少人口
辛集有多少人口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辛集
辛集市隶属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市 *** 驻地辛集镇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辛集位于石德铁路沿线,铁路、国道、高速公路横跨全境,通达全国各地。辛集北与深泽县、安平县接壤,东与深县为邻,南与冀县、宁晋县相接,西与晋州市毗连。全市总面积951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辖15个乡镇。辛集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是全国卫生城、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北省“十强”县市。
北齐时期其置属安国县,隋改鹿城县。唐代始称束鹿县。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 安禄山 作乱(“ 安史之乱 ”)。次年鹿城县改名束鹿县,取“栟擒安禄山”之意。1949年9月,县 *** 驻地由旧城迁至今辛集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辛集镇曾设县级镇,与束鹿县平级,但不久后又蠫划归束鹿县管辖。1958年11月束鹿、晋县、深泽三县合并为束鹿县,1961年5月,恢复原束鹿县辖区,晋县、深泽县分设,1965年改辖为31个公社,1986年3月5日撤县改蠾辛集市,名字取自境内最著名的集镇??—辛集镇,原辖区不变。1996年12月,乡镇合并为8镇、7乡共15个乡镇,仍称辛集市。
辛集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皮毛、化工、机械为支柱的三大行业。河北辛集钡盐集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钡盐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工业碳酸钡、硫酸钡、硫磺、碳酸锶等7种主要产品获部优称号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辛集汽缸厂是全国最大的汽缸盖专业生产厂之一,这个厂生产的X-195、S-195汽车缸盖为为部优产品,辛集贝氏体钢总厂年产锻钢磨球3万吨,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
辛集地处华北平原上。全市年平均气温12℃,降水量488毠米,是河北省重要的优质棉花和鸭梨产地。辛集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是全国优质棉、小麦、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是河北省优质棉出口基地,全市农机总动力为180万千瓦,耕地动力机械1.8万台,有效灌溉面积7万公顷。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油料、苹果、鸭梨、红枣、葡萄、花卉。其中鸭梨、蜜桃、枸杞、军齐韭菜、旧城香椿,全国闻名。
2016年河北省辛集市有多少人口
1、2016年起,河北省本二、本三批合并。 2、2016年起,河北省本二、本三批合并。进一步优化高考录取批次和志愿设定。推动高职单招试点改革,推行高职院校按大类联合考试招生。科学合理编制2016年各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进一步加强省外招生计划的管理,继续稳定高校招生规模。继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推进将各类学校承担教育考试和监考任务纳入对学校和老师的考评体系。加强标准化考点硬体建设和维护,强化考试安全风险管理,保障各类教育考试安全平稳顺利。
深州市和辛集市哪个市人口多
辛集市人口稍多一些。
深州市:57万人。
深州市,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辖县级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西北部,距省会石家庄90千米,北邻饶阳、安平,南连衡水、冀县。东与武强、武邑接壤,西与石家庄地区束鹿县交界。南北长53千米,东西宽39千米,总面积125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40万亩;总人口57万(2013年末)。
辛集市:61.6万人
辛集是河北省中东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250公里。 辛集市北与深泽县、安平县接壤,东与深州市为邻,南与冀州市、宁晋县相接,西与晋州市毗连。全市总面积951平方公里,总人口61.6万,城区人口23万人(2011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是全国卫生城、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
河南省辛集镇有多少人口
辛集市,全市总面积951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辖15个乡镇。
辛集市隶属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市 *** 驻地辛集镇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250公里。
辛集市,别称“中国皮都”。辛集皮革业历史悠久,始于明,盛于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镇。
河北省各市、区县的人口多少?
保定市1029.50万人
衡水市442.34万人
石家庄市998.72万人
张家口市442.09万人
邯郸市937.39万人
承德市352.72万人
唐山市776.82万人
秦皇岛市306.45万人
沧州市737.50万人
定州市119.51万人
邢台市725.63万人
辛集市62.90万人
廊坊福452.18万人
河北省辛集市各村人口统计,你知道么?
资料呢,我要看资料
石家庄有多少人口?多少个县?
石家庄现辖6区17县(市)。长安区、新华
区、桥西区、桥东区、裕华区是市区内5个行政区;井陉础区是
以井陉煤矿为中心的县级行政区;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
市、鹿泉市为5个县级市;正定、栾城、井陉、无极、深泽、行唐、
灵寿、平山、赵县、元氏、高邑、赞皇12个县。辖区总面积15
84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达到554平方公里
辛集一共多少条街道
辛集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位于省会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7乡8镇,341个村。古以集市贸易繁荣、皮毛各业兴盛著名,素有“河北第一集”之称,2001年全市工农总产值完成11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6.1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57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5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北省十强县(市)”之列。 皮革行业 辛集皮革,历史悠久,始于明,盛于清,历史上曾经享有“辛集皮毛甲天下”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辛集皮革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市现有皮革企业1073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产革皮2500万张,各类皮革服装 350万件,皮件1270万套件,2001年完成产值5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8306万元,出口创汇达1.17亿美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制革、制衣、制件的完整产业链条和以“皮革城、三个制革区”为龙头的发展格局。全市36个品牌的产品获准佩挂真皮标志,“西曼、束兰”两个品牌的皮装连续两届获“全国十大皮衣王”,15家企业 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从1992年 开始建设的皮革商业城,现已完成投入11亿多元,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拥有业户过千家,年交易额27亿元,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工业区”,被河北省命名为“河北省十大特色专业市场”。2001年底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皮革皮衣之乡”。 化学行业 是辛集工业的一大支柱行业。目前,共有化工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主要产品有无机盐、橡胶、化肥、农药、医药、石油化工、塑料和精细化工等8大类50多个品种,骨干企业有河北辛集钡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辛集市化工三厂等。 机械行业 全市拥有机械工业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主要产品有炊事机械、农用三轮车、汽车配件、磨球等。1996年建设了机械配件市场,占地23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 烟花行业 是辛集市的传统特色行业,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早在明清年代就驰名中外。现拥有烟花企业5家,生产吐珠类、升空类、旋转类、玩具类等九大类300余个品种,年产量50万箱,出口6万多箱。 辛集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拥有耕地106万亩,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耕、播、收机械化作业。是国家命名的“优质棉花基地”、“鸭梨之乡”。200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3.4亿元。 种植业 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大豆等。2001年,种植业产值10.5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30万亩,总产5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蔬菜总产136万吨。 林果业 林业主要是人工林,树木储存量1000万株,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森林覆盖率达到14%。全市果树面积29万亩,2001年果品总产20万吨,其中以鸭梨为当家品种。辛集鸭梨已有1300多年栽培历史,是“天津鸭梨”、“河北鸭梨”的主产地。1997年,“天华”牌鸭梨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目前,全市通过嫁接改造,新发展黄金梨、大果水晶、绿宝石等名优果品8万余亩。 畜牧业 蛋鸡养殖是辛集市最突出的优势,年存栏2300万只,总产达12万吨,1999年建设的禽蛋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3亿元,是国家农业部“菜篮子工程”重点产地批发市场。依托石家庄三鹿集团,建设了5个奶牛小区,存栏达3000头。2001年畜牧业产值达9.4亿元。 辛集市交通通讯便利。石德铁路复线、307国道和石黄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保新公路纵贯南北,地方公路纵横交错,村村相通。程控电话总量达1......
辛集有多大面积?
辛集市 面积 951平方千米,人口61万人。邮政编码052360。市人民 *** 驻辛集镇。
辛集在哪个省,哪个地区?
辛集市隶属于河北省省直管市(副地级市),是河北省中东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250公里。 辛集市北与深泽县、安平县接壤,东与深州市为邻,南与冀州市、宁晋县相接,西与晋州市毗连。
辛集市总面积951平方公里,辖8镇7乡341个村委会,31个社群居委会。
厦门科霉生物
2003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16种外来入侵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2004年底,新华社的一则消息称,我国当时已查明的外来入侵物种就有400多种,广西在数量上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造成危害的入侵种例证
1 哺乳类
1.1 海狸鼠(獭狸)(Myocastor coypus)
又称草狸獭、沼鼠,是啮齿目海狸科以草食为主的动物,原产于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地,我国最早于1953年从前苏联引进到东北。由于獭狸具有浓密柔软的绒毛,1986年起在各地,包括南方各省也争相开发利用,大量养殖。90年代中,由于幼兽价格昂贵,其肉味欠佳,在南方饲养后,毛质变差,养大后的獭狸无人收购加工。在獭狸数量剧增的情况下,价格一落千丈。獭狸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逃生或放生。这些逃放出来的獭狸在野外自生自繁,久而久之将会严重危害农田庄稼和果树,成为南方农田、果园新的有害动物(许瑞秋等,1997)。
1.2 麝鼠(Ondatra zibethicus)
1927年从北美引入到前苏联,作为毛皮兽大量养殖,养殖场一度超过500个。50年代中发现开始先后从边境越入我国东北和新疆。1955和1957年,黑龙江的呼玛和兴凯湖发现了麝鼠。新疆的麝鼠也发现来自这些前苏联的养殖场逃逸个体。由于管理不善,麝鼠沿着伊犁河、塔克斯河、额尔齐斯河进入中国。之后也曾作为毛皮兽种畜引入并广泛养殖,如1958年,麝鼠作为毛皮动物被引种到华北、内蒙古、贵州和许多其他地区。麝鼠在堤坝上挖洞,并破坏对这种干旱地区十分重要的供水系统(程大生, 1986; 寿振黄, 1962)。
1.3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除原产北美的麝鼠和苏联鄂毕河上游的松鼠(Sciurus vulgaris exalbidus)是大约50年代初期经人工散放自苏联移入的以外,褐家鼠、黄胸鼠、斯氏家鼠(Rattus flavipectus, 或者Rattus tanezumi)是经铁路运输随火车从内地移入新疆的。新疆首次捕获褐家鼠是1975年,已在吐鲁番和乌鲁木齐两市首先形成种群,目前该鼠沿铁路继续向南北疆扩散外,正经公路运输向农牧山区蔓延。在某些地区的调查表明该鼠种群年龄结构合理,繁殖年龄有所提前,个体也有增大之势。在米泉县的稻田中,排挤它种鼠类的存在,成为当地单一新优势种(张大铭等,1993)。
2 鸟类
2.1 小葵花凤头鹦鹉(Cacacatua sulpurea)
原产于印尼,许多年前被引入到香港。毁坏观赏树木(MacKinnon,私人接触;Reels, G., 1998)。
2.2 虹彩吸蜜鹦鹉(Trichoglossus haematotus)
这种鹦鹉从印尼引入到澳大利亚,现在在香港十分普遍。破坏树木,特别是破坏产果实的小树林(MacKinnon,私人接触;Reels, G., 1998)。
2.3 加拿大雁(Anser canadensis)
原产于北美的大型鹅,现在正在河北扩大分布面积,危害土豆田(MacKinnon,私人接触)。
3 鱼类
3.1 鰕虎鱼(Gobiidae)、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等小型鱼类
50、60年代,云贵湖区(如洱海)在引进四大家鱼苗种时,带进了鰕虎鱼、麦穗鱼等小型鱼类,由于这些湖泊凶猛性鱼类少,这些小型鱼类的种群得以很快发展,在有的湖泊曾成为优势种群。它们不仅与土著鱼类发生食物、空间的竞争,而且还大量吞食土著鱼类所产的卵,造成土著鱼类的数量减少甚至绝迹。泸沽湖是我国最早研究鱼类同域分化现象的湖泊之一,湖中三种裂腹鱼类(Schizothorax)为同一祖先种分化而来,由于麦穗鱼等小型鱼类吞食鱼卵和鲤干扰产卵场,造成这些裂腹鱼类绝迹(张国华等,1997;陈银瑞等,1998)。
3.2 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胎鳉(Poeciliidae)
食蚊鱼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1911年被引入台湾,1924年从台湾引入到大陆用于控制蚊子,结果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开始自然繁殖。在香港,有迹象表明,引进的食蚊鱼和几种胎鳉已经减少了当地鱼的种群数量。它们捕食小鱼,干扰或啃咬较大的鱼的鳍。一些鲤科小型鱼,如通过竞争或捕食,导致特有种林氏细鲫(Aphyocypris lini)的绝灭;而曾经在当地普遍分布的青鳉medaka(Oryzias latipes),现只发现于胎鳉还为侵占的少数生境中。特有种罗墨小树蛙Romer's frog(Philautus romeri)也可能是由于食蚊鱼捕食小蝌蚪,而导致这种蛙在一些地区绝灭(Dudgeon Corlett, 1994)。
4 甲壳类
4.1 克氏螯虾(Procambius clarkii)
克氏螯虾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从斯堪的维纳亚北部到澳大利亚,美国、亚洲和非洲都有养殖。中国40年代早期从日本引进克氏螯虾,日本于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与大多数水生物种不同,雌性克氏螯虾自己孵化卵,因此不需要花钱进行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克氏螯虾即可实现自我维持、病虫害防治,在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克氏螯虾常常和其它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一起混养。收获时逃逸的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下来。到下个季节,又形成繁殖种群,以残留的农作物和其它食物为生。在南京、安徽滁县有养殖,然后扩散到中国中部、北部和南部地区,并在野外形成了大量种群(姚根娣等,1995;郑生顺,1999)。
5 软体动物
5.1 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
原产于亚马逊流域,1981年由一位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到广东。自从1984年,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 它被释放到野外。福寿螺极易适应地方环境,繁殖能力强,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它散布很快,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从1988年开始,福寿螺在广东省37个县25 000 hm2的土地上造成了巨大损失。1985年,它又从广东被引入到福建的晋江县,其中一部分逃到了野外,从1992年开始产生危害。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蔡汉雄等,1990;赵国珊等,1996)。
5.2 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
褐云玛瑙螺原产于东非。据Henkots报道,1931年在福建省厦门大学的校园里发现了该物种,可能是由一新加坡华人所带的植物而引入的。它被当作一种美味的食物,随后又扩散到了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和其他省份。1932年,它被带到香港;1933年,又进入台湾。云南省还从越南和海南省引入褐云玛瑙螺以供养殖。在上述的一些地区,褐云玛瑙螺已经成为危害农作物、蔬菜和地方生态系统的主要的有害软体动物(Chen Deniu, 1991;周卫川等,1989;陈德牛,1990)。
6 有害昆虫
6.1 白蚁(Termite)
白蚁(Termite)是一类以木材及其纤维制品为食的主要害虫,等翅目(Isoptera)内6个科中有两个科的某些种类容易被人引进,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危害。白蚁从国外传入我国和国内的传播事例,张英俊(1983年)通过大量的现场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发现江苏南京、陕西咸阳、山东青岛、湖北武汉、山东烟台、山东蓬莱、北京、陕西西安、四川江安和浙江宁海等地都发现有楹白蚁属(Incisitermes)、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大家白蚁(即曲颚乳白蚁Coptotermes curvignathus)、钝颚象白蚁(Nasutitermes obtusimandibulus)、象白蚁(Nasutitermes spp.)等随货物、纸张、木材等进入,有的地方造成了局部严重危害。如小楹白蚁(Incisitermes minor)1937年从美国传入浙江宁海后,已建群繁殖,并造成局部的严重危害。1975年进行了全面防治,同时进行检疫,防止扩散,10年来尚未发现继续扩散危害。山西省已把白蚁列为森林植物的检疫对象,公布了在山西的分布区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和产品。199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和《禁止进境物名录》二类名单中列入了大家白蚁(刘源智等,1998)。
6.2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属于蚧总科(Cocoidea),盾蚧科(Diaspididae)。原产于日本的冲绳群岛和先岛群岛,以及我国的台湾省,70年代末期发现于广东惠东、宝安两县的马尾松林,对马尾松危害较为严重,并迅猛扩散成灾。1983年松林受害面积110 000 hm2,1986年约310 000 hm2,1987年增加到400 000 hm2,到1990年底,发生面积已达718 000 hm2,130 000 hm2 多的马尾松林枯死(萧刚柔,1992;陆庆光,1997 b)。
6.3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又称秋幕毛虫,原产于北美洲,1979年侵入中国辽宁丹东、新金等地扩散成灾。该虫可危害果树、林木和农作物等1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树叶被吃得精光,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其蔓延区日渐扩大,已扩展到山东、陕西等省(陆庆光,1997 b)。
6.4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巴西木又名千年木,学名为香龙血树,原产几内亚。在80年代初在广州发展作观叶植物,后由南向北扩展,90年代在北京也盛行起来。90年代中,在北京首先发现了严重危害巴西木的多食性小蛾类--蔗扁蛾。蔗扁蛾是1856年发现于印度洋的马斯克林群岛(Mascarene Is.),后陆续发现在非洲和欧洲许多地区,较后传到南美和西印度,80年代传入美国南部佛罗里达。蔗扁蛾食性十分广泛,寄主植物有24科50多种,为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多种观赏植物,特别是巴西木的重要虫害。在北京发现该虫的危害在亚洲尚属首次。不久在广州、福州、海南等地的调查表明,蔗扁蛾在南方的发生更严重,在这些地区凡能见到巴西木的地方几乎都有蔗扁蛾发生危害。到1997年,调查发现蔗扁蛾只在花卉生产基地大量发生,但是转移到自然生长的植物上是完全可能的(程桂芳等,1997a, b;程桂芳等,1998)。
6.5 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
于1989年伴随从美国乔治亚州引入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而进入广东省台山,并扩散到广东很多县市。至1993年7月,它已破坏了136 000 hm2 的松林。据估计,湿地松粉蚧目前正以每年70 000 hm2 的速度进行散布。它主要破坏火炬松(Pinus taeda)、湿地松(P. elliottii)、长叶松(P. palustris)、短叶松(P. echina)和北美二针松(P. virginiana)的生长。在近30年时间里,中国从美洲引进了多种松树,其中湿地松(P. elliottii)、火炬松(Pinus taeda)和加勒比松(P. caribaea)种植广泛。这些树种和国产的马尾松(P. massoniana)、南亚松(P. latteri)等同属种类也受到了湿地松粉蚧的威胁(庞雄飞等,1994;何 *** ,1995)。
6.6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分布于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是一种严重危害葫芦科、蝶形花科、茄科、十字花科和菊科等植物子叶的多食性害虫。在我国,该虫最早于1993年12月在海南发现严重危害,现已蔓延21个省、市、自治区,危害面积达1300 000 hm2 以上,使我国蔬菜生产遭受严重损失。美洲斑潜蝇的寄生蜂已知有4科13属34种,可望用寄生蜂进行美洲斑潜蝇的生物防治(许再富等,1998)。
6.7 稻水象(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原产于北美,1976年进入日本,又于1988年扩散到朝鲜半岛。1988年首次发现于河北省唐山市,此后在天津、山东、辽宁、吉林、浙江、福建以及1990年在台湾也有报道。到1997年,它已在8个省份的54个县市出现,并破坏了310 000 hm2 农田(魏鸿钧,1997;李行誉,1997)。
6.8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原产南美洲,1931年已有台湾的分布记录(素木得一:《松村松年昆虫》第15卷4期),现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和全中国。淮河以南温暖地区密度较大,常见于酿酒场、豆制品场、浴室等处,取食并污染食物,传播疾病(章士美、赵泳祥,1996)。
6.9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原产欧洲,现已遍布世界多数国家,是重要的家庭卫生害虫,还会取食玉米、高粱等粮食。1935年在中国东北有记录,至60年代初期,扩散到中国东部各省,80年代在西北、西南地区蔓延(章士美、赵泳祥,1996)。
7 线虫 Nematode
7.1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由于天牛的幼虫能习惯于在松树上钻孔,松材线虫也就通过天牛进行散播。线虫类昆虫能在六个月内使得松树死亡。在80年代,它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分布广泛的马尾松林。现在它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都已形成多个疾病中心,并正在从这些地方向周围区域扩散(Dudgeon Corlett, 1994; 王琼瑜,1992)。
8 真菌
8.1 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的一种主要病害,其病原菌为甘薯长喙壳菌,属于子囊菌亚门。该病于1937年由日本传入我国辽宁省,以后病区不断扩大,到1980年已蔓延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引起烂窑和死苗,造成产量上的巨大损失。而且甘薯黑斑病菌能刺激甘薯产生甘薯黑斑酮(ipomeamarone)和甘薯黑斑霉二酮(ipomeanine)等对人畜有毒的物质,人食后引起头晕,以病薯喂牛可引起气喘病,甚至死亡(陆庆光,1997 b)。
9 植物
9.1 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1864年在台 *** 北的淡水首次被采到。1912,该种在香港已成为的路边常见杂草(Dunn and Tutcher, 1912)。
9.2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俗称"水花生",原产巴西,约于30年代传入我国上海及华东一带。50年代后,南方许多地方曾经将此草作猪饲料引种扩散,嗣后逸为野生。1986年的调查发现水花生自然发生面积约为889 600 hm2,已经成为蔬菜、番薯等作物田及柑橘园的主要害草(王韧等,1988)。
9.3 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
源于中美洲,50年代初以来先后出现在福建(厦门)和海南(昌江)海边或旷地,其花具刺,成为令人讨厌的杂草。另一种原产热带美洲的A. paronychioides近年出现在海南(文昌),广东(淇澳岛)(吴德邻,1994)以及台湾(彰化、屏东)(Yang Yuenpo and Liu Hoyih, 1996)。
9.4 苋属植物(Amaranthus)
北美苋(Amaranthus blitoides)来自北美,1875年在中国辽宁出现,目前在北京已有记录。原产北美的近缘种白苋(A. ablus)于1935年被记载,在华北和东北归化,但上述两种比较少见。而来自热带美洲的反枝苋(A. retroflexus)和刺苋(A. spinosus)、来自热带非洲的皱果苋(A. viridis)在中国成为分布广泛的有害杂草,影响夏秋季蔬菜的生长。
9.5 仙人掌 Cacti(Cactaceae)
仙人掌(Opuntia stricta var dillenii)原产加勒比海沿岸,1645年间由荷兰人引入台湾(Yang Gongyi, 1984),目前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普遍归化,常成从生长在海岸石间,成为一种很难除的多刺灌木。同属的梨果仙人掌(O. ficus-indica)原产墨西哥,于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现在于中国西南部5个省区(包括 *** 东南部)归化,成为于热河谷中的常见种类。单刺仙人掌(O. monacantha)原产南美,根据刘文徵1625年的著作《滇志》记载,当时云南已有引种栽培,该种目前已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归化(李振宇,1999)。
9.6 马缨丹(Lantana camara)
原产热带美洲。1645年间由荷兰人引入台湾, 现在于中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蔓延,排挤当地植物,堵塞道路。其植株具臭味,茎有刺,是一种有害灌木。其肉质果实通过当地鸟类啄食而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9.7 刺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
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18世纪末在中国贵州采到归化标本,1908年曾被误当新种(S. bodinieri Lévl.et Vant.;S. cavaleriei Lévl. et Vant.)发表,可能是更早些时作观赏植物被引到贵州。目前已扩散到长江以南各地,成为一种常见杂草。该种茎和叶多刺,果有毒,据说牛误食可导致中毒死亡。茄属(Solanum)还有假烟叶(S. erianthum)、水茄等12种同属的外来种在中国成为归化植物,除了澳洲茄(S. laciniatum)来自大洋洲外,其余均起源于美洲。
9.8 车前属(Plantago spp.)
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原产北美,1951年始见于江西南昌市,目前在江西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和台湾北部均有发现,生于低海拔草地、路边及湖畔。其种子多,繁殖能力极强,蔓延迅速,常入侵和危害草坪。芒苞车前(P. aristata)是来自北美的另一种杂草,1929年始于山东青岛,目前在青岛成为很普遍的野草,在江苏宿迁也开始出现,生于海滨、沙滩、草地及山坡路旁(李振宇,待发表)。
9.9 异檐花属(Triodanis spp.)
异檐花(Triodanis perfoliata)原产北美洲及中美洲,在南美洲及亚洲归化。1974年出现在福建武夷山,80年代后在福建各地出现,生于海拔180-1 000 m的溪边、草地或山坡。卵叶异檐花(T. biflora)1981年在安徽(安庆)发现,80年代中期在浙江、福建和台湾北部(Lammers, 1998)出现。本属植物的花具完全花和闭锁花两种类型,繁殖能力极强(陈令静等,1992)。
9.10 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原产墨西哥,现广布东半球热带地区。在中国首次记载于G. Bentham(1861)的《Flora of Hong Kong》, 19世纪末在云南南部发现。现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的低山、丘陵及平原普遍分布。另一种源于中美洲的熊耳草(A. houstonianum),在中国南部有引种栽培作观赏,常逸为野草。
9.11 豚草(Ambrosia)
豚草,包括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 trifida),起源于北美洲。根据标本采集记录,豚草于1935年在杭州出现,而三裂叶豚草于40年代传入中国东北。1989年调查,已经分布到15个省市并形成了沈阳、南京、南昌、武汉四个扩散中心。其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造成土壤干旱贫瘠、遮挡阳光,降低农作物产量,而且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又称"花粉病"的主要病源,引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症。1987年,我国从加拿大及前苏联先后引进豚草天敌条纹叶甲(Zygogramma isuturalis)进行生物防治研究(李秀梅,1997)。
9.12 白酒草属(Conyza)
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原产北美,1860年在山东的烟台被采集到,七年内,相继在浙江(宁波)、江西(九江)、湖北(宜昌)和四川(南溪)出现,现在几乎遍布全中国。原产南美的香丝草(C. bonariensis)最早于1857年在香港采到标本,不久便扩散到广东、上海,1887年在重庆采到标本,另一原产南美洲的归化种苏门白酒草(C. sumatrensis)虽然比小白酒草更高大,但看来都不适应中国北方干冷的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
9.13 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原产北美洲。根据Forbes 和 Hemsely(1888)记载,在中国最早于1886年在上海被采集。如今这种草几乎遍及中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费城飞蓬Philadelphia daisy或Philadelphia fleabane (E. philadelphicus)是另一种来自北美的物种,稍后出现在中国,现在已分布于江苏、浙江和上海。该属入侵种常成为常见的果园杂草。
9.14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原产中美洲,约50年代初从中缅、中越边境传入云南南部,现已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仅云南目前发生面积即达24 7000 km2。由于该植物含有有毒物质,很多当地植物及牲畜的生长受它的抑制或引起死亡(丁建清等,1998)。飞机草(E.odoratum)是另一种来自中美洲的有害杂草,Gagnepain(1924)记载泰国曾栽培过这种草,30年代初在云南南部出现,目前在云南、广西及海南蔓延。
9.15 北美一枝黄花(Solidago altissma)
原产于北美。1935年从日本作为花卉引入台北,后来上海、庐山相继引种,如今在上述地方已归化为杂草。在上海北美一枝黄花,现在蔓延到昆山至上海铁路沿线、浦东新区、青浦等郊县。北美一枝黄花除种子繁殖外,地下根茎横向扩展繁殖力旺盛,竞争力强,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最后形成这种杂草的单一群落。该种在城郊荒地、道路、河堤、工厂和住宅区广泛生长。在上海已开始进入农田、果园、及菜地的田边地头,并有向田内扩展蔓延的趋势(车晋滇等,1999)。加拿大一枝花黄花(S. canadensis)在上海、武汉和庐山也有引种和归化,有的学者将该种并入S. altissma。除上述两种外,庐山植物园引种的狭叶一枝黄花(S. graminifolia)等4种来自北美的同属植物也已在当地归化。
9.16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大米草是互花米草S. alterniflora 和狐米草S. patens的杂交种,于1963年从丹麦、荷兰和英国引进,在江苏海滨试种,用于沿海护堤和改良土壤,同时生产饲料和造纸原料,在以后的20年中得到发展,从辽宁锦西向南达广西海滩,栽培面积达30 000 hm2 多(植朴,1985)。该种在许多地区对护滩固岸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在原引种地以外地段,滋生蔓延,形成优势种群,排挤其它植物,构成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丁建清等,1998)。
9.17 毒麦(Lolium temulentum)
原产欧洲,小麦田中的常见杂草,1954年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1957年在黑龙江归化。到了1961年,该种的分布扩大到45个县。如今,除了 *** 和台湾外,在我国其他省区均有发现(李扬汉等,1998)。该种系"拟态"杂草,难以清除,常与小麦一同被收获和加工。其种子感染真菌后对人畜具有毒性(周爱玲等,1987)。
9.18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也称水葫芦。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恶性水生杂草之一,原产南美,1901年作为一种花卉引入我国,50~6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并发展为水质净化种类,后逸为野生。现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尤以南方诸省危害严重。90年代中期,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河道和湖泊,凤眼莲覆盖面积达100%。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内,1994年凤眼莲的覆盖面积约达10 km2。凤眼莲的扩散蔓延已给当地的渔业、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经济损失,大面积单一的凤眼莲群落还排挤了大量的本地水生植物,给分布区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极大威胁(丁建清等,1995)。
园林绿化一级资质有多少家
全中国园林绿化一级资质有270余家河北省唐山市林业资质信用平台,其中江苏省最多,住建部网站上有详细的园林一级企业名单。
园林绿化企业一级资质等级标准河北省唐山市林业资质信用平台:
注册资金且实收资本不少于2000万元;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园林绿化年工程产值近三年每年都在5000万元以上。
6年以上的经营经历,获得二级资质3年以上,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独立的专业园林绿化施工企业。
近3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5个工程造价在800万元以上的已验收合格的园林绿化综合性工程。
苗圃生产培育基地不少于200亩,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园林绿化苗木、花木、盆景、草坪的培育、生产、养护能力。
企业经理具有8年以上的从事园林绿化经营管理工作的资历或具有园林绿化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企业总工程师具有园林绿化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总会计师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总经济师具有中级以上经济类专业技术职称。
园林绿化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园林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2人,园林专业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10人,建筑、给排水、电气专业工程师各不少于1人。
企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工人不少于30人,包括绿化工、花卉工、瓦工(或泥工)、木工、电工等相关工种。企业高级专业技术工人不少于10人,其中高级绿化工和/或高级花卉工总数不少于5人。
蓝猫集团是做什么的?
蓝猫集团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0-5-25 阅读次数:87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诚信是我生存之粮——质量是我生存之水打造野生饮品第一品牌 野生饮品专家——缔造健康生活野生纯天然健康饮品——野生酸枣汁系列 野生益健康——常饮身体棒蓝猫集团大事记1994年10月:成立遵化市鑫源食品厂,张井印任厂长。1995年5月:遵化市鑫源食品厂更名为遵化市蓝猫饮料有限公司。1996年5月28日:“蓝猫”商标在第32类“不含酒精饮料”上获得商标注册证书。注册证号“843207”。1999年12月:蓝猫饮料公司兼并了“遵化市金牛食品有限公司”。2000年11月:酸枣汁饮料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12月:蓝猫饮料公司被河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评为“河北省食品行业优秀企业”。2001年3月:蓝猫饮料公司先后兼并了“东旧寨镇建筑公司”、“东旧寨镇地毯厂”。3月:张井印总经理被授予“唐山市乡镇企业家”称号。4月:蓝猫饮料公司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2002年1月:蓝猫饮料公司被评为“河北省科技型企业”。2003年9月:“蓝猫”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11月13日:整体收购原富豪集团公司,企业名称变更升级为“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11月25日:蓝猫集团公司成立。唐山市委副书记田向丽,副市长王元孝,遵化市委书记崔长征、市委副书记、市 *** 市长刘树样等领导出席集团开业庆典。12月:张井印董事长被授予“2002年-2003年度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2003年度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被评选为“唐山市政协委员”。2004年6月:蓝猫集团公司被河北省 *** 命名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8月13日:唐山市 *** 市长张耀华在遵化市委书记刘树样、市长赵山的陪同下,来我公司视察工作。2005年2月:蓝猫集团公司被河北省中小企业局评为“创名牌重点民营企业”。8月23日,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带领各市主抓农业副市长30余人来我公司观摩拉练。2月,作为““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和“食品企业和餐饮业HACCP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课题”示范企业,通过了SN/T1443.1-20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含HACCP体系)认证。2006年1月:蓝猫集团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月:蓝猫集团公司继续被河北省人民 *** 授予“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7月4日:经河北省林业厅批准,由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林业科学院和遵化市林业局三家共同组建的“北方野生酸枣研究开发中心”在我公司成立。12月:“蓝猫”商标被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07年7月8日上午:国家供销合作社新合作集团公司总经理侯胜利一行由遵化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梁辉、市政协副主席张玉军等领导陪同,来唐山蓝猫饮品集团进行考察。2008年3月:原汤泉乡富豪花生蛋白厂过户到唐山蓝猫饮品集团名下。5月:蓝猫集团继续被河北省人民 *** 评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8月4日:河北省农业开发办主任乔满、唐山财政副局长樊晓青、遵化市副市长毛成海一行来公司考察。9月:中国质量万里行(冀东地区)市场调查中心,授予蓝猫系列产品“质量信誉承诺品牌”。2010年5月1日:“蓝猫集团营销黄埔军校”建立。上一篇:酸枣能量无极限 下一篇:蓝猫饮品集团:让小酸枣走向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