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司法厅的机构设置
组织拟订全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市地司法局目标管理工作;负责综合性文件起草和调查研究工作;负责督办、文电处理、电子政务、网站、档案、保密、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接待、外事等政务工作。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pwd=srin 提取码: srin
杭州市城市地下水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采城市地下水,防止城市地面沉降,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泉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凡在杭州市城区和西湖风景名胜保护区范围内开采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第三条 杭州市市政公用局负责本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杭州市市政公用局可委托杭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节水办)具体负责实施本规定。第四条 市节水办应会同地质矿产等部门进行城市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和评价工作,建立地下水管理系统和监测网络,掌握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的变化情况,为合理开采城市地下水提供依据。第二章 地下水开采管理第五条 下列地区禁止开采取用地下水:
(一)地下水已严重超采,地面已出现沉降的地区;
(二)地下水已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区;
(三)城市商业区和居民密集地区;
(四)影响建筑物安全的地区;
(五)其他不易开采取用地下水的地区。第六条 西湖风景名胜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深井。现有的深井,应严格控制取水量;其中自来水供水管网到达区域内的深井,应停止使用,加以封闭。第七条 凡需新建深井开采取用城市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应持下列资料向市市政公用局提出申请:
(一)凿井申请报告;
(二)凿井申请所依据的有关资料;
(三)凿井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
(四)凿井施工设计方案(包括井位、井径、井深、止水层、取水层、设计取水量、建井材料等);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第八条 市市政公用局收到凿井申请后,应根据地下水分布情况及水文、水质情况进行审查,在30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凿井的批复。第九条 经批准凿井的,凿井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若发现地质、环境不宜开凿深井的,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建井单位。建井单位应及时向市市政公用局报告,另行处理。第十条 凿井工程完成后,建井单位应向市市政公用局提供成井报告,由市市政公用局会同有关部门对深井工程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并领取城市地下水《取水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城市地下水《取水许可证》由市林业水利局委托市节水办统一发放,并由市节水办核定取水量。第三章 地下水取水管理第十一条 凡取用城市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取水单位),应按市节水办核定的取水量取水,不得擅自超计划取水。
市节水办应根据地下水水位情况,核定各单位的取水计划。
遇干旱等原因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或其他危及安全的情况时,市节水办可对取水单位采取限制取水直至停止取水的措施。第十二条 取水单位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按照《杭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第十三条 取水单位应有专人负责深井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装置合格的计量设施,如实填报地下水开采月报,并于规定期限内报送市节水办。
取水单位必须建立深井档案,制定深井运行、检修、保养等管理制度。
市节水办应建立全市深井档案,并进行统一编号和管理。第十四条 取水单位停用深井在1年以上的,应在停用之日起15日内向市节水办办理报停手续。如需重新启用报停深井的,应重新办理相关取水手续。第十五条 取水单位如淘汰、废弃深井的,应在停用之日起15日内向市节水办办理注销手续,并在市节水办会同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按规定要求进行封填。第十六条 取水单位需大修深井的,应向市节水办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深井使用状况、初始和目前的出水量、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等,经批准后方可进行。第四章 地下水源的保护第十七条 市节水办应会同水利、地质矿产等部门划定城市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经市人民 *** 批准后予以公布。
城市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埋设有毒、有害物质,严禁随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深井周围半径30米内不得设置厕所、粪坑、垃圾堆等污染源。第十八条 市节水办应根据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回灌计划,由取水单位按市节水办的要求组织回灌,回灌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有关标准。回灌经费可从收取的地下水资源费中予以补助。
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
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五)工程建设科
负责宣传、贯彻执行上报有关建设工程的方针政策,并根据本市实际,做好建设工程的调查研究和制定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综合管理全市建设工程的报建、招投标、造价、质量监督、安全监察等工作;研究拟订和组织实施建筑行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负责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构件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审(复)查工作的管理,以及建筑、市政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管理工作及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工作(不含市政类);负责建设部归口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管理工作;负责编制省、市优质工程计划,组织评定本市优质工程和推荐苏州市优质工程;组织评定本市“标化”安全工地,会同市总工会、检察院、安监局等有关部门查处建筑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建设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组织科技项目攻关、新技术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应用;参与本市墙体材料改革和建筑节能工作。
(六)城市建设科
参与制定城市建设中长期规划;综合协调城市市政公用行业管理工作,负责市政公用行业的统计上报工作;综合负责全市市政公用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的队伍管理,资质管理、信用管理等行业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生产和施工现场的督查工作;负责全市供水行业管理,组织编制城市供水专业规划,负责城市供水特许经营监管工作;负责全市城镇生活污水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全市排水专业规划,负责城市排水许可证审批发放,负责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费征返及使用管理工作;负责城市节水管理工作,指导城市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负责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负责全市燃气行业管理工作。
(七)房产管理科
研究拟订全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拟订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度计划、相应的政策、管理办法,指导全市住宅建设和住宅产业化以及保障性的建设工作;统一部署全市房地产管理工作,依法实施房地产行政执法和监察;负责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行政管理。
另按规定设置纪委、监察室(合署办公)。
挂牌机构
区地震局,为正科级建制。
负责全区防震减灾工作,制订防震减灾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管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负责震情速报和地震灾情速报;管理监督事业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
市地震局设1个职能科,为股级建制。
防震减灾科
负责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拟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承担震情速报工作,实施地震现场的震情监视和跟踪并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承办重大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及结果的审批和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的审核;对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资质进行审查备案;指导和监督重大工程及重要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负责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行政执法工作及防震减灾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负责地震现场的科学考察、震灾评估。
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分工
陈朝林: 局长、党委书记。主持住建局及党委全面工作,兼管干部、财务工作。
朱雁鸣: 住建局副局长、地震局局长。主持地震局全面工作。分管老城区整治改造、房屋征收管理、 *** 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定额、建设工程标后管理等工作。具体分管区人民 *** 房屋征收办公室、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工程建设定额站。
徐红伟: 副局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工作,法制工作,政务公开工作,宣传教育工作,人事教育、建设人才工作,扶贫、局企挂钩工作,工会、共青团、关工委、老干部、人民武装、纪检监察、 *** 工作,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机关 绩效 建设,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党校、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具体分管党政办(法制科)、监察室、村镇建设科。
沈旋: 副局长、党委委员。分管房产开发与管理,房产交易等管理,物业行业管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管理,建设中介的管理等工作。分管妇女、计划生育工作。具体分管房管科、房产管理处、住房保障中心,房产交易管理中心。
卢勤凤: 副局长、党委委员。分管工程建设、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建设监察工作、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建设档案管理、建设行政服务及审批制度改革、从事建筑活动企业的资质管理、建设科技。具体分管行政服务科、工程建设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筑安全监督站、建筑安装管理处、住房和城乡建设监察大队、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城建档案管理处(馆)、抗震办公室。
陆欣: 副局长、党委委员。分管代建管理局工作,市政建设、重点工程及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供水、排水及燃气管理工作。具体分管城市建设科、市政建设管理处、节约用水办公室、排水管理处、燃气管理办公室。
桑小剑同志协助陈朝林同志工作。
陆鹤鸣同志协助徐红伟同志工作。
陈荣华同志协助朱雁鸣同志工作。
张月琴同志协助沈旋同志工作。
梅雪荣同志协助卢勤凤同志工作。
吴培中同志协助陆欣同志工作。
更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文章:
1. 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 2017年度泗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预算信息公开
3. 泗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4. 官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5. 慈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6. 永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7. 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8. 鄞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属事业单位联系方式
9. 鄞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0. 汕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设7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负责机关政务的综合协调和重要事项的督查督办;负责文电、保密、档案、信息、外事、保卫和 *** 工作;负责机关行政事务工作。
(二)政策法规与行业管理处。组织起草测绘与地理信息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拟订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政策,经批准后监督实施;承担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的监督管理,承办测绘与地理信息资质管理工作;承办测绘项目和外国组织、个人来本省测绘的备案工作;监督管理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指导、监督全省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承办全省性或重大测绘与地理信息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承办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有关工作。
(三)规划财务处。组织编制和指导实施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中长期规划和基础测绘、海洋测绘、地籍测绘及其他重大测绘项目规划与年度计划;管理省级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经费、专项资金,负责对直属单位财务的监督审计和局系统安全生产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工作;承办航空摄影与遥感、卫星影像采购计划的审核;负责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的综合统计。
(四)基础地理信息与科技处。承办全省基础测绘、海洋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城市测绘和其他重大测绘项目以及航空摄影与卫星遥感影像采购的组织、管理工作;承担全省测绘基准,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质量、计量和技术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数字浙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建设、管理工作;承担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管理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
(五)测绘成果与地理信息管理处。拟订全省测绘成果与地理信息管理、开发应用的政策和管理办法,负责提供测绘公共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应急测绘保障的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全省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工作;指导全省测绘成果与地理信息的监督管理工作;承办对外提供测绘成果的审批;组织实施全省地理信息数据变化监测和综合统计分析工作,审核全省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六)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处(地图管理处)。拟订全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管理办法,指导和组织协调地理信息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工作;承担全省地图管理工作,承办地图管理的相关工作;制订浙江省地图的行政区域界线标准样图。
(七)政治处。承办机关及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和机构编制事项;拟订测绘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有关政策;负责党群和宣传工作;指导测绘职业资格管理工作;负责出国人员政审和局机关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
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2011)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浙江省杭州市林业资质管理处李明国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浙江省杭州市林业资质管理处李明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适应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发展需要,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杭州市市区范围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第三条 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市城市绿化管理机构可以受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城市绿化养护和绿化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管理浙江省杭州市林业资质管理处李明国;市城市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可以受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绿化工程的质量及安全监督管理。
各区人民 *** 确定的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及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城管、财政、价格、城管执法等部门以及乡(镇)人民 *** 、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
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第四条 市、区人民 *** 应当组织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群众性城市绿化工作。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义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养等方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工作。捐资、认养的单位或个人可以享有绿地、树木一定期限的冠名权。第五条 城市绿化应当合理配置植物类型,注重绿地的功能、生态效应和景观要求。
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力量加强对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优化植物配置,推动城市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第六条 对破坏城市绿化和绿化设施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劝阻、投诉和举报。
对城市绿化工作有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区人民 *** 或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第七条 市人民 *** 应当制定城市绿化总体目标,组织市城乡规划、城市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第八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各类城市绿地的控制线(以下简称绿线),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绿线不得任意调整。因城市建设需要调整绿线、减少规划绿地的,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落实新的规划绿地。第九条 市、区人民 *** 应当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组织编制年度分期建设计划。
市、区人民 *** 每年应当安排适当资金用于城市绿地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第十条 建设工程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建设绿地。建设工程项目附属绿地面积占建设工程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办法由市人民 *** 另行制定。第十一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条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附属绿地面积比例。
建设工程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审查。
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地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应当报送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征求意见。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并提出意见。第十二条 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工作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相关资质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管理。第十三条 绿化工程依法实施招标的,应当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第十四条 公园绿地和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的其他绿化工程,其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向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绿化工程质量及安全监督手续。
前款规定的公园绿地和绿化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城市绿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五条 建设工程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第十六条 鼓励发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和开放式绿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面积可按照比例折算为建设工程项目的附属绿地面积,具体办法由市人民 *** 另行制定。
新建机关、事业单位和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商业、金融等建设工程项目,其建筑适宜采取屋顶绿化的,应当实施屋顶绿化。
城市高架道路、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设施适宜采取垂直绿化的,应当实施垂直绿化。
城市主要道路两侧沿线单位,除有特殊安全需要外,应当实施开放式绿化。
杭州市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公益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第三条 杭州市行政区域内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第四条 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 *** 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保护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的原则。第五条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生态公益林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区、县(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
发改、建设、农业、财政、国土资源、绿化、环保、交通、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本办法的实施工作。第六条 市、区、县(市)人民 *** 应当把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管理等费用,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的补偿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区、县(市)人民 *** 应当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第七条 市、区、县(市)人民 *** 应当根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有关规定,按财政分级管理原则分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因建设、保护和管理生态公益林而产生的支出给予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市、县(市)人民 *** 按法定权限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应当按时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挪用。第八条 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按照国家、省的相关规定执行。市、区、县(市)生态公益林由所在地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划定,报本级人民 *** 批准后公布。
经批准的生态公益林范围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法定权限和程序,报经原批准机关同意。第九条 经批准的生态公益林,其所在地的区、县(市)人民 *** 应当按照界定的范围和面积,与生态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签订界定书。第十条 市、区、县(市)人民 *** 应当在生态公益林范围的周边明显处,设立永久性标志牌,并予以公示。第十一条 市、区、县(市)人民 *** 应当把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改、规划、国土资源、环保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 *** 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法定权限和程序,报经原批准机关同意,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二条 生态公益林建设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应当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现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并符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第十三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生态公益林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地实行绿化造林,对疏林地实行人工补植和封山育林,对低效林实行林分改造,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丰富森林景观。
在生态公益林范围内实行绿化造林的,应当保留原生植被。第十四条 生态公益林范围内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和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退耕还林,培育森林资源。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 *** 及街道办事处应当逐级签订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书。
区、县(市)人民 *** 应当与承担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职能的国有森林经营单位签订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书;乡(镇)人民 *** 或街道办事处应当与承担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职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签订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书。
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护林队伍,根据生态公益林分布特点和保护、管理的要求,划定保护、管理责任区,依法履行护林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