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是何时成立的?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成立。
重庆市历史沿革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之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南宋光宗赵惇因先在恭州于正月封为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迄今已800余年。
1363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明玉珍在重庆建大夏国。1891年重庆对外开埠。1911年11月23日,同盟会在重庆建立蜀军 *** 。辛亥革命后,1921年设重庆商埠督办,次年改为市政公所。1926年改市政公所为重庆商埠督办公署,次年又改为市政厅。
1929年刘湘改巴县城区为市,重庆由此建市,改市政厅为市 ***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 *** 由南京迁至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39年5月5日国民 *** 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1940年9月再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名城。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1953年3月重庆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7月重庆市并入四川省,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也是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同年3月原四川省永川地区划入重庆。
1997年3月14日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决定,将原属四川省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设立中央直辖市,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扩展资料
重庆市行政区划
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下辖38个行政区县(自治县),有26个区: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
12个县(自治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形如众星拱月,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重庆市人民 *** -历史沿革
璧山区的历史沿革
璧山重庆市璧山区林业资质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重庆市璧山区林业资质历史沿革,区境为巴国地。
东周重庆市璧山区林业资质历史沿革,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重庆市璧山区林业资质历史沿革,秦灭巴。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秦置巴郡江州县,区境为江州县属地。秦汉、魏晋南北朝,循周朝制。隋朝,璧山区境为巴、江津二县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析巴县及江津、万寿县地置壁山县,因境内有一孤山西北险峻东南稍平号重壁山而得名,隶属于渝州,区境包括今璧山区、永川市、沙坪坝区含谷镇、北碚区澄江镇。大历十一年(776年),分壁山西南地置永川县。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恭州,壁山隶属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壁山属之。
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壁山因“地广人稀”并入巴县。
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置壁山县,属重庆府。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以“户口尚少,停壁山县铨,以永并治之”(即由永川县代管)。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壁山县,隶属重庆府。至乾隆年间,“壁山”改为“璧山”。
民国三年(1914年),璧山属川东道。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川省下设行政督察区,璧山属四川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6日,国民 *** 将川渝、渝黔公路两侧重庆周围80千米重庆市璧山区林业资质历史沿革的范围,划为重庆卫戍区和陪都迁建区,璧山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璧山属川东区巴县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12月20日,巴县行政专员公署改驻璧山,更名璧山行政专员公署,辖璧山、江津、永川、大足、合川、荣昌、铜梁、潼南8县。1951年4月,璧山专署迁至江津,1960年专署又迁往永川。
1968年,江津专区更名江津地区,1981年,又更名为永川地区,璧山先后属江津、永川地区。
1983年4月1日,永川地区并入重庆。
1997年6月18日,重庆恢复成立中央直辖市,璧山直属重庆管辖。
2014年7月15日,璧山区正式成立。
曾出双状元、六翰林的璧山区,到底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
璧山的位置在重庆市的西部,璧山的历史也是非常的久了,曾经在历史当中还出现过 “双状元”、“群翰林”。在14年的时候璧山就撤掉县而设立区,从而翻开了新的篇章。这时就会有人问了璧山有什么样子的文化底蕴可以出现双状元和六翰林,在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文化?
1.重要的文化遗产:
璧山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曾挖掘出了水深恐龙璧山上龙,距离现今已有一亿两千万年了,在此之后发现的全部恐龙都是以璧山去命名的。经发现在二十万年前就有了大熊猫化石,这就说明璧山在以前也是很适合咱们的国宝大熊猫生存的。也有许多时东汉时期遗留下来的石棺(带有画像的),在06年的时候石棺被运往印度进行文化的交流并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宋代时期这里曾出现了两个状元。在明国的时候,书法家柯尧放;抗美援朝时候的一级爆破英雄,黄家富;璧山神仙赵岩之,成为地方保护神。
2.文化特色:
在文化特色这方面,主要是以儒家的文化为主的,还拥有中外文化相结合的一个文化特色。璧山拥有来凤鱼制作技艺,璧山牛皮制鼓、璧南捶打、璧山微刻、璧山竹雕、薅秧歌、大罗舞一共拥有七项非物质文化遗,在目前已将大罗舞、璧南捶打、牛皮制鼓这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了文化特色的精品,被搬上了舞台。其中,薅秧歌在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在天安门的广场上进行了展示演出;现在和全区的旅游相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在秀湖公园等一些景区内进行展示演出。
3.璧山用音乐推广城市:
璧山在所有创作的这一大批的音乐作品当中,最具有代表行的就是庄奴为璧山所创作的《小而美》,这首歌给予了璧山生动且形象的音乐定义也是他心中小城故事的缘份起始。其他的代表歌曲有《来了就是璧山人》《和美璧山》《你是我的手掌》《红旗梦彩》《城市底色》等等。
璧山文艺创作主要从两方面来讲:一是璧山在文艺创作的这方面来讲具有深厚的传统,古代有冯时行的《缙云文集》四卷进入了四库全书,南宋状元蒲国宝的《京唐南山全名》也是代代相传;诗人黄在中;家族诗人连奎、连江、连赵琛;兄弟诗人向振源、向裴元;在书法篆刻方面有很大成绩的书法篆刻家陈定波;近现代的舞蹈理论家付谷刚;军旅剧作家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书法家、诗人柯尧放;花鸟画家耐生如;乡土作家萧蔓若等。二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文艺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陈安若的木刻版画《打晒坝》收入1981年中国版画年鉴,1985年收入中国版画家新作选;版画创作《边登宝》收入1983年中国版画年鉴。胡正好部长在2007年、2009年两次获得重庆市艺术成果 *** 奖。
重庆市璧山县属于哪个区
璧山县指璧山区。璧山区是独立的行政区。
璧山区隶属重庆市重庆市璧山区林业资质历史沿革,璧山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大都市区内重庆市璧山区林业资质历史沿革,紧邻重庆主城区。璧山区东连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接江津区,西临永川区、大足区,北靠铜梁区、合川区、北碚区,有“重庆西大门”之称。面积为915平方公里。2014年撤县设区。
扩展资料:
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县。唐置县时,隶属渝州,其时县域包括今县境全部及今永川市、沙坪坝区含谷镇、北碚区澄江镇。
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分壁山县西南部分地置永川县。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恭州,壁山县隶属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壁山县属之。
元初,壁山县屡遭兵灾。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以壁山“地广人稀”并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置壁山县,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以“户口尚少,停壁山县铨,以永并治之”(即由永川县代管)。
清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壁山县,改名“壁山”为“璧山”,隶属川东道重庆府。
民国3年(1914年),璧山县属四川省东川道。民国17年撤销道,直属四川省。民国25年(1935年),四川省下设行政督察区,璧山县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日璧山县解放,属川东区巴县行政专员公署管辖。是年12月20日,巴县行政专员公署改驻璧山,更名璧山行政专员公署。
1951年4月,璧山专署迁至江津,改名江津专区,属之。1960年江津专署迁往永川。1968年,江津专区更名江津地区,璧山县属江津地区。
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璧山县属永川地区。1983年4月1日,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璧山县属重庆市辖。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璧山县隶属重庆市。
唐置璧山县时,县署在今璧城街道。清雍正七年复置璧山县制时,因县城残破,衙署无存,短时寄治来凤驿。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县令奉文在今璧城重建。此后,民国时的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县人民 *** 所在地一直在今璧城街道。
2014年5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璧山县,设立重庆市璧山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璧山区
璧山区人民 *** -历史沿革